在学习马原之前,我对于学习与考试之间关系的认知是割裂的、片面的。

以下论述仅站在我个人的角度,考虑范畴仅限于我个人的理解。(注:学习所指的对象仅为狭义的书本知识。)

认真学习并不必然地对应好的考试成绩。

这一观点类似于大道理,为人所认可。但事实上人们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的一员。因此我们往往会在考试结束后、得知成绩不如意时进行这样的听到他人或者自己的态度:考完就完了。自我安慰:我至少认真学习和复习了,考得怎么样与我的学习能力有关,和老师给的平时分也有关,我尽力了所以我可以免于良心的谴责而不做出任何行动去改变。

在这里我们需要谈到对于考试的客观认知。

在大学体系中,考试仅仅作为给一个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结果的评价依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包含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度、努力程度,却并不绝对地反映。其原因在于其包含的面虽具一定的代表性,却是不完全的。其不完全性体现在考试的形式,解答题目并不等同于完全理解和可以灵活应用,大部分的题目只要求学生记忆并理解了公式可以套用即可。而对于更深层次、分析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是无法考察到的,而这又是极为重要的。

此外,考试由于时间的限制也使得熟练度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判断标准,同时也涉及到考试发挥的因素的干扰。客观上讲,确实一个人既然有实力就要经得住考试(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考核基本形式)的检验,同时不因为考试的局限而自我设限:反倒是充分认识到考试这个形式的客观局限,而加强有关的素质。具体而言就是考试的时间限制、考试答题顺序方法对考生心态的影响。对应着时间安排规划能力、重要性原则(答题顺序),以及认识到由易到难的人体主观心理。

力求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规避考试这个形式本身的局限性对于我们真才实学反映的客观局限性,从而将个人抽象而注重过程性的学习与其外化的考试结果相统一。

初高中的思维转变其中之一就是对于考试的理解。在以前,考试更多的是带给学生反思自我和改进自己学习方法的意义。从小到大的那么多场考试,其大部分都不是结果性的(在我的印象中卷子都会发回来,哪怕期末也留着等下学期开学评讲)考试的性质更多像一个反馈而不是评价的结果。这也由于初高中的课程都是人为编制的必修一至五的课程,相当于被划分成为一种“连贯”的学习。其最终的考评是通过中高考完成的。而到了大学,每一门课程都是相对独立的,在各自的知识系统中被更为细分成各学科及相应课程。相当于每一学期都相当于经历一次高考,由于学习内容的划分使得整个学习的周期被大大缩短。

对于考试有了基本的认知,另一个对象:学习,也是必须要被正确认识的客观存在。

(1)学习的过程从外界输入;(2)构建自己的初步认识;(3)进一步加深理解、通过检验测评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进行反思和改进;(4)再进行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外界输入弥补盲点以及学习方法的提升。(最后(5)则是期末考试的结果性呈现)

如果仍然按照初高中的思维,大学里的期末考试表面上是第(3)步,实质上是第(5)步。初高中的学习过程需要我们主观把握的仅仅只有前半部分,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充当了第(4)步,而到了大学,学会自己检验学习成果并且自主反思提升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急需主观能动的环节,这也是在大学的期末考试中得到好的结果的必要条件。

 

由以上应用马原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启示是:当我们在认识两个看似带来的结果相矛盾的问题时,不仅需要对双方有着本质的理解和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和梳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对双方都有客观的深入的认识后,才能在各自本质中不同层面,找到二者是在何许层面对应关系上存在着误区。即对客观事物建立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进一步运用矛盾分析法,看到事物的对立统一面,再由整体的问题转化(细分)为具体的局部问题,一一剖析找到之间的相互关系。

© -_-_-Jeremy | Powered by LOFTER